
VC作为维生素家族中对皮肤至关重要的存在,它的好处人尽皆知——无论是涉及到美白的多个通路、刺激胶原蛋白的生成(抗老)、抗炎、抗糖化、甚至充当一定的防晒指数都不在话下。
如何挑选一款优秀的VC产品对于搭配出适合自己的Routine不可或缺,市面上的VC产品鱼龙混杂,这里挑出符合我个人喜好和价值判断的九款VC产品供大家参考~
1
SkinCeuticals
C E Ferulic
精纯VC的后世标杆
Pinnell教授在01年发表的抗坏血酸经皮吸收实验奠定了精纯VC在护肤界的地位,然而非常滑稽的是,左式右旋VC(也就是原型VC)的有效性立论最早完全建立在一头猪的身上。Pinnell教授发现,精纯VC只有在pH<3.5的环境里才可以影响自身抗坏血酸的水平,在pH=2时,体内检测到的抗坏血酸水平最高。根据CFDA的备案,CEF的pH低至2.5,不解离的VC含量在98%左右,生理活性非常强。配方上包含15%的左旋C以及1%VE和0.5%阿魏酸,阿魏酸协同VC、VE的抗氧化性能提供双倍的光损伤保护。根据杜克大学提供的MED(最小红斑量)测试,CEF在8倍的紫外线辐射下提供了几乎完全的防护。无论市面上多少宣称“CEF”平价替代品的水剂型VC迭代更新,SkinCeuticals仍然屹立证据强度的王座。
2
Cellex-C
Advanced-C Serum
走在世界之前
Cellex-C量贩了世界上第一瓶左旋VC,很难想象在1991年——我出生的六年前这个世界上就已经在用VC改善光老化和肤色不均,颇有先验的哲学意味。Cellex-C Advanced-C Serum含有17.5%的高浓度左旋VC,同时利用乙酰络氨酸和硫酸锌稳定原型VC的生理活性(值得一提的是,初代SkinCeuticals CEF的配方里也有使用硫酸锌),另一项专利则是Omar博士将生物类黄酮配合透明质酸来增强VC,其余Active Ingredient还包括EL集团惯用的麦角硫因、葡萄皮提取物等。整体组方的考量相当全面高效。无论是日间搭配防晒使用或是夜间刺激胶原生成,对于改善光老化都有着切实的意义。
3
SkinMedica
Vitamin C+E Complex
可能是最好的硅包C
斯美凯常年稳坐美国皮肤科药妆销售额前三甲,一方面与Allergan的药厂背景不无关系,更重要的是在研发理念和配方思路上的剑走偏锋。前面讲过,精纯VC需要在pH低于3.5的环境才可以有效的发挥活性,然而问题是一般受众是否可以接受功效和刺激性的利弊权衡——硅包VC是十分高效合理的解决方案。无水环境的VC不解离,简而言之就是100%的保良了本身的活性,不受pH环境的影响。配方一共只有9个成分,包括15%的原型VC+酯化C、两种形式的VE兼顾了脂水双溶的抗氧化性,红没药醇舒缓抗炎,乙氧基二甘醇提供良好的溶解力。没有酒精香料色素,得益于真空按压包装也无需防腐体系,对于这样一款产品而言,一切故事性都显得画蛇添足。唯一的缺点可能是搭配不好容易搓泥,建议用一些日系精调肤感的乳液打底。
4
Peter Thomas Roth
Potent-C Power Serum
新世代的旗舰
彼得罗夫时不时搞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即便鬼扯货也不少。这款产品我认为对标SkinCeuticals CEF不成问题,数字营销策略的同时,把精纯VC替换成酯化C,配方比例提高到20%。我们常说的酯化C有AA6P(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以及这款产品里使用的VC-IP(四己基癸醇抗坏血酸酯),AA6P的透皮率极大依赖于配方剂型,同时对于日间使用的情境有一定的争议;VC-IP是被看好的脂溶性VC衍生物,体外实验证明透皮率高于SAP。值得一提的是,油皮使用脂溶性VC衍生物可以减轻油脂的过氧化,因而对于控制炎症和痤疮有一定的帮助。除了酯化C以外添加了3%VE和2%阿魏酸形成CEF的配方体系,用料上比SkinCeuticals豪爽很多,个人认为是为了弥补VC-IP生理活性的不足。人参、姜黄提取物起到抗炎抑菌的效果,多元醇配合透明质酸钠、霍霍巴酯加强保湿。实际使用上并无常见VC类产品的拔干现象,反而有一定滋润度。
5
Novexpert
Booster Vitamine C
新鲜的可能性
这款产品从配方思路上完全避开了VC类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包装上宣称的25%VC由高浓度的AscorbosilaneC和乙基VC组成,AscorbosilaneC是硅烷醇和VC的结合形式,原料商宣称开封后数月仍可保持97%的生理活性;乙基VC是近年出镜率相当高且被看好的VC衍生物,不仅是因为它的分子量低于AA2G、SAP、MAP等常见的水溶性VC衍生物,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双亲性,既可以水溶也可以油溶,渗透性和溶解性都要优于其他VC衍生物。除此之外,其他活性成分还包括β-胡萝卜素、VE和腺苷等,多元醇配合糖类同分异构体和红没药醇加强舒缓保湿,无论是用作提亮肤色或是抗老以及日间防护都是非常好的选择。实际用下来拔干不明显,吸收迅速,干冷的地区可以配合日系乳液加强保湿。
6
Topix Citrix Vitamin C
Pro-Collagen Brightening Serum
以亮白之名行抗老之实
这款产品看上去就会立刻重返年轻 ?
配方上使用了四种不同形式的VC,包括左旋C、酯化C、AA2G以及AA6P,涵盖了水油双相的抗氧化机制,总浓度达到20%,是我认为相当均衡合理的配比。从命名的次序可以看出,这款产品主打刺激胶原蛋白的生成,其次才是提亮肤色。除了复合VC打头阵,为了达到宣称的Pro-Collagen的效果,实际上很可能还依托配方中的VA、VE、辅酶Q10、SOD等豪华的抗氧化阵容。抗老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化工程,这些抗氧化成分涉及的通路也各不相同,鸡尾酒配方能带来多大的收益?说实话我不知道也无从考究,护肤的意义在于坚持和给予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7
Drunk Elephant
C-Firma Day Serum
成分党的狂欢
无论醉象这个牌子洗劫了多少youtuber的年榜,甚至宝拉大妈也榜上有名,仍然在国内护肤圈销声匿迹。我猜测跟DE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关系,即便是身处北美的很多受众也吐槽过氧化严重的情况,为此DE官网还做过视频回应,内容大抵是“如果买到氧化成棕色的产品可以免费更换”。诚然VC类产品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但这类情况在绝大多数精纯VC产品中都无可避免,我认为没有必要完全否决。配方上相当豪华,即便跟一些原料桶品牌比起堆料也不在话下。主打15%左旋VC,抗炎部分由阿魏酸、甘草酸二钾、以及Sabinsa提供的Tetrahydrocurcuminoids CG(THC)组成,THC是三种四氢姜黄素化合物。姜黄素具有显著的抗菌、抗炎、抗氧化甚至抗癌活性。在这里不作过多的展开,有需要的可以自行参考文献。(Journal of drugs in dermatology :JDD., 2013 Oct;12(10):1131-7., Curcumin: a novel treatment for skin-related disorders.)
除了豪华的抗炎阵容,多重透明质酸、水解小麦蛋白、乙酰葡糖胺、植物甾醇等构成了完善的保湿修复体系;乳酸杆菌发酵产物促进细胞的更新代谢;葡萄提取物和茶叶提取物含有大量的植物多酚,我毫不怀疑多酚类抗氧化剂对于VC类产品的增益。这是一款配方相当惊艳、对于皮肤的各类需求都有顾及的产品,如果你需要一款All-in-one的日间精华,DE是相当出色的选择。
8
Algenist GENIUS Ultimate
Anti-Aging Vitamin C Serum
均衡而不是平庸
奥杰尼把护肤的重心——VA、VC都做的非常出色,这一点相当值得肯定。考虑到配方的稳定性,选择了乙基VC作为美白兼顾抗老的重心,乙基VC不仅水油双溶,等同VC的效率也是目前所有VC衍生物之最,大约含有86%的VC,而常见的AA2G、MAP、SAP的VC含量则在50%左右。根据Spec-Chem原料供应商给出的数据,1%的乙基VC就可以抑制95.7%的络氨酸酶活性,同时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产生和减少油脂氧化。抗老层面还添加了Sederma的Matrixyl 3000用以刺激细胞外基质中的I、III和IV型胶原蛋白生成。美白方面,烟酰胺协同乙基VC分别作用于黑色素的生成、转运以及淡化已形成的黑色素三个步骤。多重神经酰胺联合胆甾醇和脂肪酸形成了完善的细胞间脂质结构,帮助修复日常的屏障损伤。防腐体系利用明串球菌发酵产物滤液协同乙基己基甘油减少苯氧乙醇的用量,对于减轻苯氧乙醇的刺激性是非常好的考量。我每每看到那些给我评论,想要一款既能美白又能修复还要抗老的产品就相当头疼,这下你们总该满意了吧!!!
9
DCL C Scape High
Potency Night Booster 30
护肤的暴力美学
DCL是美国知名的皮肤科品牌,早在1988年就研发果酸纳入医疗类保养品,并且协助创立了Neostrata,背靠OTC顶级制造厂配方工艺自然无需质疑。这款产品相当简单粗暴,主打30%的精纯VC,同样是无水配方,采用了异十六烷作为溶剂,配合蚕丝油营造轻盈、顺滑的使用感,同时保障VC的高活性。除了左旋C以外还添加了VC-IP、酯化VE来减少油脂氧化,至于宣称研发的YQ剂型辅酶Q10可以渗透细胞核作用,由于我没有看到相关的专利说明,保留个人意见。这类简单粗暴的产品不建议敏感皮尝试,如果你厌倦了低浓度VC产品的温吞,不妨体验一下护肤层面上的暴力美学吧~
不同的配方和剂型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日间防护选择①②④⑤⑦;美白侧重抗老选择⑥⑧;无水配方选择③⑨(最高效的形式但是有可能跟后续搭配搓泥,需要一定的搭配技巧)